居家生活,离不开洗衣机,更离不开洗衣粉!脏衣服、袜子、床单,随手扔进洗衣机,再倒入一些洗衣粉,打开洗衣机,就能轻松解决家里洗衣大灾难的问题。很多小伙伴在洗衣服的瞬间,还喜欢加消毒液,以为有了消毒液就稳稳的放心了。洗衣粉和消毒液能一起用吗?一起来看看职场知识吧。
据悉,该消毒剂为含氯酚类消毒剂,过量或不正确使用也会有危险。而洗衣粉中含有较多的活性剂,如果将洗衣粉和消毒剂混合使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,使清洁消毒效果大打折扣。另外,将含氯消毒剂与含酸洗衣粉混合使用,会产生氯气。氯气浓度过高时,会刺激人的眼、鼻、咽喉等器官,严重时会损害人的心肺功能,甚至危及生命。
那么,使用洗衣粉和消毒液时,都有哪些禁忌和雷区呢?今天,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洗衣粉、洗衣液和消毒液那些事儿。
第一、洗衣粉只能用来洗衣服
因为洗衣粉使用干净、方便,很多人把洗衣粉当成“万能洗涤剂”,除了洗衣服,还用它来洗水果、蔬菜、餐具,以及擦洗家具、地板。这样的做法,可能会导致洗衣粉进入人体,哪怕进入人体的洗衣粉量很少,也会引起危害。
洗衣粉会引起胸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呕血便血、口腔和咽喉疼痛等症状。长期接触大量洗衣粉可能会导致肝脏和神经功能受损,并引发癌症。
二、洗衣粉不能与消毒剂混合
严格控制消毒剂的用量和时间,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。但洗衣粉成分不同,有阴离子、阳离子或非离子,消毒剂也各有不同。如果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和消毒剂混在一起,很容易自然中和、相互反映,各自的功效都会减弱。
因此洗衣粉和消毒剂应分开使用,使用方法根据个人习惯即可,除非是针对性地对疫情患者的衣物进行消毒,应先消毒再清洗。
三、洗衣粉越简单效果越好
很多人希望洗衣服既省时又干净,最好把衣服放到洗衣粉水中泡漂白就能“亮”起来,因此,市场上的洗衣粉功效越来越齐全,外面添加了活性剂、助洗剂、稳定剂、增白剂、香精等因子,这些化学物质能起到易溶解、清洁、柔软、起泡的作用,但就像一把“双刃剑”,也可能带来坏运气。
研究解释称,外用活性剂会损伤皮肤角质层,导致皮肤粗糙,现已被视为环境污染的一大公害;常用的洗涤助剂对人体肝脏有损害;强力洗衣粉所含的碱性物质除了吸收水分外,还会损伤人体细胞膜,使组织白色变性;增白洗衣粉所含的有机氯、荧光剂等都是有毒物质,容易在人体内蓄积,对健康造成损害;香型洗衣粉中人工合成的香精过多,气味冲鼻,常常引起一些人过敏。
功效单纯、添加因素少、气味清淡的洗衣粉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,从环保角度来说,购买洗衣粉时最好选择对水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粉。
洗衣服时应先放洗衣粉
很多人习惯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,然后把水和洗衣粉放入洗衣粉中,其实洗衣服的时候,应该先放洗衣粉。
洗衣粉是粉状物质,不易融化,需要水合开气才能更好的发挥清洁效果。洗涤时,应先将洗衣粉放入要洗的衣物中,充分溶化,浸泡十分钟后再洗涤。这样可以防止漂洗不干净,造成洗衣粉残留。
小提醒: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含酶的洗衣粉,洗衣服时水温越高,酶的活性就会降低,越难洗净。购买洗衣粉时要认清商标,不要买那些没有显著地名或厂名的。
如何准确使用消毒剂?
步骤 1:准备清洁和消毒设备
消毒前,请准备好扫帚、消毒剂(过氧乙酸、来苏尔、84消毒液)、拖把、合适的衣服、刷子、口罩、水桶、橡胶手套、干净的毛巾和水。
第 2 步:选择消毒剂并按比例稀释
消毒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配比使用,消毒剂绝对不是越强就越有用。
可以估算出:一杯水约250毫升,一盆水约5000毫升,一桶水约10000毫升,一勺消毒液约含10克固体粉末或者10毫升液体,若需配制10000毫升0.5%过氧乙酸,则在一桶水中加入5勺过氧乙酸即可。
漂白水、过氧乙酸、来苏尔、84消毒液等消毒剂的配比及使用对象应参考说明书。
步骤3:环境消毒
地面消毒:先将地面垃圾清扫干净,再用消毒液彻底拖地。或用稀释的过氧乙酸喷洒房间;密闭的房间也可接受熏蒸消毒,再用清水拖地,消毒后开窗通风一小时以上。
家具消毒:消毒时戴上防护橡胶手套,用蘸有消毒液的布擦拭,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。
擦拭墙面:用稀释的消毒剂彻底擦拭,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。
为了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,可以将空调器的防尘网拆下来进行清洗、消毒。
洗马桶:先用刷子刷洗马桶,再用消毒液擦洗,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浴缸、洗脸盆:先用清水和刷子清洗,再用消毒液擦洗,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下水道:可以用勺子将地漏里的消毒液倒入下水道,这样可以对地漏里的水封层进行消毒。5分钟后,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。
第四步:对餐具、毛巾和衣服进行消毒
餐具可接受高温煮沸15分钟以上的物理方式,亦可接受消毒液浸泡的化学方式消毒。对于衣物、毛巾等的消毒,棉织物宜煮沸消毒10-20分钟,或用0.5%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.5-1小时。对于部分化纤织物、丝绸等,只能接受化学浸泡消毒。
注意死角
现在公共消毒中存在着“消毒死角”,比如报刊杂志,很少有人认为报刊杂志不脏,但现实中,报刊杂志在运输、零售过程中,被污染的概率很大,所以看完报刊杂志要洗手,而且报刊杂志不能扔在桌子上。
消毒注意事项
1、使用消毒剂时,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操作,并佩戴防护手套,以防出现眼部肿胀、睫毛膏等甚至更严重的中毒迹象。
2、只要听说明书选择消毒剂,一定不要与之混合使用,否则容易发生氯气中毒。
3、对消毒剂过敏者,消毒时应离开房间,消毒后40分钟至一小时后再通风。对于消毒时间距离,专家认为按消毒说明书操作即可,但如果有条件,最好选择晴天坚持消毒。
4.首先,要保证通风,应经常开窗作为保持公共场所清洁的措施。